江苏省“十四五”邮政业发展规划
2021 年 6 月 24 日
序 言
“十四五”时期,是江苏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
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
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、
深入践行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
时期,是奋力谱写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建设新篇章的关键阶段。邮
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,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、促进消
费升级、畅通经济循环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。邮政体系是国家战
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,联通国际与国内、衔接线上与线
下、服务生产与生活,贯通一二三次产业,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
要组成部分,是现代经济体系的基础底板和新动能的代表,在国
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。加快邮政业高质量发展,对
于巩固政权基础、促进经济发展、增进民生福祉和服务开放大局
具有重要意义。
根据《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
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》、国家《“十四五”邮政业发展规划》编制
《江苏省“十四五”邮政业发展规划》,明确“十四五”时期江苏邮
政业的发展思路、目标、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,是政府部门履行
职责和引导市场主体的重要依据,是指导今后五年江苏邮政业发
展的纲领性文件。
目 录
一、发展现状与形势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- 1 -
(一)发展基础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1 -
(二)发展形势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4 -
二、总体要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- 7 -
(一)指导思想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7 -
(二)基本原则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7 -
(三)发展目标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8 -
三、主要任务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- 12 -
(一)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构建高质量的寄递网络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12 -
(二)充分利用政策优势,打造寄递服务发展高地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15 -
(三)推动行业转型升级,实现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跃升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17 -
(四)落实创新驱动发展,全面塑造行业发展新优势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20 -
(五)践行生态文明思想,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21 -
(六)统筹发展与安全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邮政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23 -
(七)提升行业治理能力,实现更高效能的行业治理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25 -
(八)探索建设现代化邮政,建成邮政强国示范区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26 -
四、重大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- 30 -
(一)基础设施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30 -
(二)快递进村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30 -
(三)快递进厂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31 -
(四)快递出海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32 -
(五)绿色包装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32 -
(六)智慧监管工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33 -
五、保障措施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- 34 -
(一)坚持党的领导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34 -
(二)加强规划实施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34 -
(三)优化政策措施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35 -
(四)强化人才保障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- 35 -
一、发展现状与形势
(一)发展基础
“十三五”时期,江苏邮政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
江苏和邮政业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,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
成小康社会,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的要求,行业规模、服
务能力、末端服务、集聚集约、创新能力、产业联动、绿色
发展、安全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。行业基础性战略性先
导性作用显著提升,对一二三产业支撑力度更加凸显。有效
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,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和促
进复工复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行业规模不断壮大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全省邮政行业业务
总量年均增长 26.9%,达到 1699.5 亿元;业务收入年均增长
17.7%,达 到 919.5 亿元。其中,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 25%,
达到 69.8 亿件;业务收入年均增长 19.5%,达到 708.9 亿元。
行业业务收入与 GDP 的比值达到 0.9%,累计新增就业岗位
8 万个以上,行业从业人员总数 20.6 万人,年服务用户超过
169.3 亿人次。完成重大建设项目投资 119 亿元。
服务能力显著提升。航空快递运输网络全国领先,全货
机服务范围有效覆盖全国 26 个省(区、市)和 5 个以上国
家。铁路运输网络快速发展,高铁次晨达、极速达等业务相
继启动,中欧班列运输邮件快件取得突破。全省累计建成邮
件处理(快件分拨)中心 111 个,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 2374
- 1 -
个,快递营业网点 18472 个,村邮站(农村便民服务站)15089
个。
末端服务持续优化。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满意度居
省内公共服务前列。快递“三进”工程成效明显,累计建成社
区快递服务中心(公共服务站)8709 个,投入运营智能快件
箱 3.96 万组,格口数 388.2 万个,箱递率 11.6%,智能信报
箱格口超 1 万个,167 所高校基本实现快递规范收投。“快递
下乡”工程取得决定性成果,行政村快递服务通达率达到
100%,行政村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 60%,在全国率先实现“乡
乡有网点、村村通快递”。全省 13 个地市全部实现快递专用
电动三轮车规范通行。
集聚集约效应明显。截止“十三五”末,全省共培育业务
收入超 50 亿元的快递企业 5 个,其中超 100 亿元的快递企
业 1 个,CR8 占比达 80%。累计建成 28 个快递物流园区,
入园及计划入园快递企业 255 家,园区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
达到全省的 35%,苏南快递产业园、南京空港江宁快递产业
园等 6 个快递物流专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园区。无锡市、
苏州市成功创建“中国快递示范城市”。
创新能力大幅增强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全省邮政行业专利
申请数超过 130 件,软件著作权注册数 60 余件,建成 3 个
全国邮政业技术研发中心。技术应用持续推进,枢纽型分拨
中心自动化分拣设备配置率达 100%,手持终端全面普及,无
人机、无人车得到初步应用。智能收投、驿站服务、同城递
- 2 -
送等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。监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,
建成 1 个省级和 4 个市级快递业监管平台。
产业联动效应凸显。“快递+现代农业”成效显著,培育“快
递+特色农产品”重点项目 29 个,形成年寄递业务量 2.7 亿
件,支撑农产品产值 205.8 亿元,苏州阳澄湖大闸蟹、沭阳
花木项目等 5 个项目被授予快递服务现代农业“金牌”项目。
“快递+先进制造业”价值初显,累计培育各类快递服务制造业
典型项目 107 个,年形成快递业务量 4.36 亿件,支撑制造业
产值 1030 亿元。快递服务年支撑实物类商品网络零售交易
突破 9000 亿元。
绿色发展成果初显。45mm 以下“瘦身胶带”使用率达到
95.4%,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到 94.3%,循环中转袋使
用率达 89.5%,85%的城市邮政快递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
收再利用装置。绿色运营体系初步建立,电子运单使用率接
近 99%,累计购置新能源汽车近 4000 辆,干线运输空铁比
例超过 5%,甩挂运输、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得到广
泛应用。
安全基础不断夯实。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初步落实,安全
生产教育培训持续加强,安全生产意识明显提升。安全生产
责任制不断健全,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进,寄递安全“三项制度”
稳步实施,行业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,实名收寄信息
化率达到 99%,累计配置安全检查设备 600 余台。行业安全
管理体制不断完善,市级邮政业安全中心实现全覆盖。邮件
- 3 -
快件安全管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,寄递渠道安全联
合监管机制作用显著发挥。
(二)发展形势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第一个百
年奋斗目标之后,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
家新征程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。世界
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
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,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江苏相互
叠加,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,江苏邮政业发展仍将处
于战略机遇期,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。
新发展格局赋予行业新使命。畅通国内大循环要求行业
更好贯通生产、流通、分配、消费各个环节,支撑强大国内
市场建设。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,要求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
国际寄递物流服务体系,助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
力。充分利用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开放枢纽优势,以
推进快递进村、快递进厂和快递出海为抓手,发展新技术新
业态新模式,补齐短板、打通堵点、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,
加快形成城乡一体、内外联通、安全高效的寄递服务网络,
成为邮政业支撑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使命。
数字经济蕴含发展新机遇。中央提出数字产业化、产业
数字化,数字经济将是继互联网经济之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
的主要经济形态。江苏省委提出要全面推进数字化,建设全
- 4 -
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。生活数字化创新不断深入,5G、
AI、移动支付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消费场景的数字化
转型,直播带货、无人零售、超市到家业务等新场景不断涌
现,消费者触达商品渠道更加多元化,传统销售渠道加速重
构。“江苏制造”不断向“江苏智造”转型,工业生产持续数字
化升级,共享制造、定制生产成为重要发展趋势,对第三方、
第四方物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。这些都将为江苏邮政业持续
快速增长带来新的机遇。
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带来政策新优势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
长江经济带发展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
略叠加,为新时代江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。江苏经
济体量大、产业基础雄厚、区域创新能力强、营商环境好,
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,为江苏邮政业强化区
域联动、促进城乡融合、推进产业转型、构建面向全球的寄
递服务网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,有利于助力江苏邮政业
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。
创新驱动成为行业发展新引擎。邮政业经历机械化、自
动化转型进入智慧化初级阶段,从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
步向资本、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。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
网、5G、区块链和虚拟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邮政领域得到广
泛应用,新的业态、新的模式也在纷纷涌现。江苏邮政业体
量规模大、网络基础优,市场主体具有较强的创新发展意识,
具备在业态创新、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及应用等方面走在全
- 5 -
国前列的条件,未来将建设以智能化、数字化为特征的智慧
邮政,更好彰显江苏数字经济在邮政业创新发展中的优势,
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引擎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国际环境日趋复杂、不确定因素增多,
国内资源约束趋紧、风险防控压力加大等都对江苏邮政业发
展带来诸多挑战。一是国际经贸摩擦显著增多,经济全球化
趋势放缓,给邮政快递国际网络布局带来扰动。二是技术和
模式创新尚未给“最后一百米”难题提供根本性解决方案,末
端配送问题依然是行业服务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。三是
加盟体制使市场主体呈现“小、散、弱”的格局,难以承接冷
链运输、制造业供应链等新型寄递服务需求,造成市场需求
外溢。四是快递市场不断成熟,增长速度逐渐回落,市场竞
争日趋激烈,存在部分产能出清需求,需要加强行业系统性
风险防范。五是行业治理面临诸多新问题、新情况,实现行
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紧迫。
- 6 -
二、总体要求
(一)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贯彻落
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
按照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
略布局要求,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,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
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邮政强
国建设为统领,以邮政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,以建设人民满
意的邮政为目的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服务
畅通循环为重点,以绿色发展为优先,以安全发展为底线,
以“两进一出”工程为抓手,扛起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
前列”重大使命,奋力谱写“强富美高”新江苏建设的现代化篇
章。
(二)基本原则
坚持市场主导、政府引导。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,充分
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坚持依法治理、综合
治理,有效弥补市场失灵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营造更加开
放包容、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,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
府更好结合。
坚持战略先行、服务地方。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全局,适
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,服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
济带发展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,打造具
- 7 -
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邮政强国建设江苏方案,成为江苏实现
“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”的先行力量。
坚持创新驱动、产业协同。在邮政业现代化建设中始终
把“创新”放在核心地位,积极推动科技创新、制度创新、业
态创新和模式创新,加快由“互联网+”向“智能+”升级。始终
把助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作为使命担当,聚焦
“寄递+”,服务全领域、激活全要素、打造双高地、畅通双循
环。
坚持安全为基、生态优先。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坚持
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,严防利用寄递渠道危害国家安全、公
共安全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促
进绿色低碳、集约共享和循环发展,全面推进绿色邮政建设,
为服务支撑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作出行业贡献。
(三)发展目标
到 2025 年,全省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凸显,综合
竞争实力大幅提升,服务网络更加优化,服务水平更有质效,
创新能力更为突出,产业生态更富活力,安全稳定更有保障,
绿色环保更加实化,治理能力更加现代。
服务网络更加优化:覆盖城乡、辐射全国、联通世界的
寄递服务网络更加完善,骨干运输网络通达顺畅、适配合理、
衔接高效、集约绿色,形成日处理峰值超 1 亿件的服务网络,
日均 5 万件以上处理中心自动化分拣设备全覆盖。城乡服务
- 8 -
网络普惠、集约、便民、高效,城市末端智能化设备日益普
及,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网络延伸入村,智能快件箱(信报箱)
数量翻一番。全货机国际航线达到 15 条。
服务水平更有质效: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,
寄递服务质量明显改善。快递全程时限更加稳定,实现同城
小时达、长三角当日达、国内重点城市次日达。收投方式更
加灵活便捷,形成定制化、个性化、智能化、多层次的服务
体系。城乡服务差距显著缩小,主要品牌快递服务建制村通
达率 100%。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努力保持全国领先水平。
创新能力更为突出: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,建成 5 个
以上邮政行业技术研发中心,技术研发投入增长 5%,专利申
请数、著作权注册数增长 10%以上。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产
品快速发展。“智能+”转型升级全面展开,5G、人工智能等新
兴技术深度应用,建成若干智能快递物流园区、无人机(无
人车)投递先行区。
产业生态更富活力:深度拓展产业链、融入供应链、提
升价值链,畅通经济循环作用显著发挥。培育一批邮政快递
服务现代农业和制造业典型项目,直接服务农业产值超过
300 亿元,直接服务制造业产值超过 1500 亿元,支撑实物类
商品网络零售额突破 1.5 万亿元。
安全稳定更有保障: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,寄递
安全防控体系基本建成,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。安
全生产事故总数、邮件快件寄递安全事故发生率稳中有降,
- 9 -
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。应急管理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
处置水平进一步提升,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全畅通。
绿色环保更加实化:行业资源消耗、碳排放强度明显下
降,能效水平大幅提高,单位邮政行业业务收入能耗逐步降
低。包装绿色转型效果初步显现,绿色包装实现全域覆盖,
全省邮政快递网点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、塑料胶
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。运输结构更为优化合理,运输路径
更加科学,运输操作更加规范节能,航空、铁路运输比例和
新能源汽车比例不断提升。
行业治理更加现代:建成与江苏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相适
应的法规、标准、政策体系,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升。“放管
服”改革深入推进,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不断增强,新型监管机
制有效建立。监管支撑体系更加完善,监管方式进一步创新
突破,精准监管、智慧监管、协同监管能力稳步提升。
- 10
表 1:“十四五”期间江苏邮政业发展指标
年均
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 年 2025 年 增长率
[累计]
1 邮快件业务量 亿件 96 145 8.6%
2 邮政行业业务收入 亿元 920 1400 8.8%
3 快递业务量 亿件 70 110 9.5%
4 快递业务收入 亿元 709 1100 9.2%
5 全货机国际航线 条 5 15 [10]
6 主要品牌快递服务建制村通达率 % 80.4 100 [19.6]
7 智能快件箱(信报箱) 万组 3.96 8 [4.04]
8 城乡快递公共服务站 个 14128 24000 [9872]
9 邮件快件非公路运输比例 % 5 10 [5]
10 直接服务制造业产值 亿元 1030 1500 [470]
11 直接服务农业产值 亿元 205.8 300 [94.2]
12 支撑实物类商品网络零售额 亿元 9232.6 15000 [5767.4]
邮政快递网点不再使用不可降解的
13 塑料包装袋、塑料胶带率和一次性 % - 100 [-]
编织袋率
14 邮政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率 百万分之 0.26 <0.8 -
15 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- - [11.8]
16 邮件快件安全事故发生率 起/亿件 0.3 <0.3 [<0]
17 年服务用户人次 亿人次 169.3 280 10.6%
- 11
三、主要任务
(一)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构建高质量的寄递网络。
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
环节,提升网络干线基础设施供给质量,加快补齐网络末端
基础设施短板,构建便捷高效、通达内外、稳定灵活的邮政
快递网络。
1.提升枢纽节点能级。加快形成以南京、苏州、无锡为省
级主中心,南通、泰州、淮安、徐州为省级次中心,其他地
市和县城为节点的“三主四次 N 节点”枢纽布局,打造日处理
能力超 1 亿件,远期可扩容至 3 亿件的省域骨干网络。推动
提升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货运服务功能,支持邮政航空南京集
散中心扩能升级,建设南京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,协同空
铁联运中心,将南京打造为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。完善
苏南快递产业园的航空快件集聚功能,将无锡建成区域性国
际邮政快递枢纽。支持苏州、南通建设为上海全球邮政快递
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,提升淮安涟水机场货运枢纽功能,推
进连云港沿海港口口岸型邮政快递枢纽建设,支持徐州建设
淮海经济区寄递物流枢纽,支持泰州地区性邮政快递枢纽建
设。推动南京、徐州、淮安建设高铁快递枢纽节点。推动产
业集聚发展,支持在枢纽节点城市建设现代快递物流园,服
务跨境电商、高端国际贸易、先进制造等产业。推动骨干网
络智慧化改造,支持企业布局自动化仓储服务设施,加快网
- 12
络节点城市邮件快件处理中心智能化改造,将苏南快递产业
园、南京禄口江宁快递产业园建设为智慧园区。
2.优化干线运输结构。推动调整优化邮件快件运输结构,
提升空铁运输比例,探索水路运输。大力发展航空寄递网络,
增加江苏与国际重要枢纽城市的航空寄递专线,依托长三角
机场群资源发展航空干支线联运。推动优化空侧场地资源配
置,畅通机场货运集疏运通道,实现中转、海关监管、安检、
装卸等一系列操作的有效衔接。提升铁路运输邮快件比重,
发展快递班列和高铁快递。协调推动铁路场站改造和寄递设
施配套建设,加快推动完善集疏运通道,减少“中间一公里”
短驳瓶颈。发挥长江等内河航道和重点海运通道的作用,探
索建设多层次的邮快件水路运输网络。完善公路快运网络,
实现长三角寄递服务大同城。加快发展多式联运,推动空陆
联运、公铁联运等模式快速发展,不断提高寄递服务多式联
运体系的稳定性和时效性。
3.统筹城市末端建设。推动建设以城市快递服务中心(公
共服务站)、智能快件箱(信报箱)为主要形态的快递末端
服务网络。全面落实江苏省智能信报箱建设标准和住宅设计
标准,将智能信报箱纳入新建住宅小区建设工程,推动纳入
老旧小区改造。引导邮政快递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、社区服
务中心、机关学校开展多种形式投递服务合作,鼓励第三方
快递末端服务企业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平台,提升寄递服务质
量。
- 13
4.加强县乡村三级设施建设。加强以县级分拨中心、乡
镇服务网点、村邮站和农村快递服务站为支撑的农村基础设
施建设,进一步畅通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通道。推动乡
村寄递基础设施共建共用共享,大力推进县乡村公共分拣、
公共运输、公共收投等设施建设,建设或改造集客货运与邮
政快递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,鼓励多站合一,
实现资源共享,提升乡村快递网络运行效率。制定邮政快递
领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制度、标准和规范,督促邮政快
递企业加强所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。支持邮政、快递企
业加大技术改造,推广应用自动化分拣、无人机和信息系统
等先进设备和技术,提升农村网络效率和寄递服务水平。
5.增强寄递网络弹性。构建指挥顺畅、体系完善、协同高
效、响应及时的寄递服务网络,提升邮政业在自然灾害、公
共卫生事件和业务旺季冲击等环境下的应对和保障能力。加
强应急指挥调度体系建设,完善监测预警、会商研判、分级
响应、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。积极融入国家应急保障体系建
设,鼓励依托重要区域节点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,提升物资
供应、仓储、运输、配送协同效率。高效衔接综合立体交通
运输体系,建立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水路多维干线运输网络,
提升网络互补互促和自我修复能力。提高寄递网络信息化、
数字化水平,将寄递物品、运输车辆、服务人员、服务设施
等物理元素转化为数字元素,利用 5G 技术实现基础设施的
高效互联,畅通服务、生产、管理等全环节信息流。
- 14
(二)充分利用政策优势,打造寄递服务发展高地。
在国内、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,充分利
用我省一带一路交汇点、长三角一体化、长江经济带建设等
国家战略叠加的政策优势,把对外补链条、保循环,对内畅
流通、促消费作为完善我省寄递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,以空
港、海港和中欧班列为基础,不断扩充寄递服务通达国家和
地区,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,不断提升服务质量,丰富服
务形态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邮需求。
6.提升跨境寄递能力。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发挥优势拓展
渠道,加强重点区域的国际多边和双边合作,创新丰富寄递
产品,优化流程缩短时限,增强核心竞争力。服务江苏“一带
一路”交汇点建设,积极推进中欧班列运输邮件快件常态化,
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实施跟随战略为江苏重点境外工业园区
提供综合物流服务。建设完善邮件快件进出境基础设施,提
升南京、无锡、徐州、苏州国际邮件互换局(交换站)、国
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、运营、服务水平,推动新建连云港国
际邮件互换局。推动邮政快递企业拓宽面向欧美、东南亚、
日韩等国家和地区航空通道,适时开通俄罗斯、澳洲、巴西
等国际货运航线,鼓励利用海运通道运输邮快件。鼓励在省
内邮政快递枢纽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,提供面向全球的一体
化高效寄递服务。
7.构建长三角大同城。加强与长三角省市协同联动,共
同建设供需能力精准匹配、服务品质国际一流、资源集约高
- 15
效利用的长三角地区寄递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。推动南京与
上海、杭州提升枢纽分工协作水平,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
力的邮政快递枢纽群。推动共建长三角对外大通道,强化江
苏的北向通道优势,协同上海、浙江、安徽网络资源共建区
域对外大通道。提升省内邮政快递枢纽与上海的衔接深度,
利用上海国际门户枢纽的资源优势提升江苏国际寄递网络
通达范围。大力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,统筹规划建设南京
都市圈、苏锡常都市圈邮政快递基础设施,大力提升宁镇扬
一体化水平,增强寄递服务协同作业效能。鼓励在苏邮政快
递企业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,发挥江苏资源成本比较优势,
在环沪地区做好产业衔接。协同优化行业发展政策环境,积
极吸引快递企业总部在江苏加大投资建设力度,鼓励省内总
部快递企业加快在长三角区域布局。
8.提升普遍服务质效。推动邮政普遍服务内涵拓展和标
准提升,提高邮政普遍服务功能适应性和城乡均衡性,全面
提升邮政普遍服务水平。加快建设集成邮政业务、政务服务、
普惠金融、电子商务的邮政综合服务平台,提升公共服务供
给水平。支持邮政企业延伸服务广度深度,拓展警邮、政邮、
法邮、税邮等政务服务,形成标准化、个性化和混合型产品
并存互补的服务体系。加快普遍服务网络数字化改造升级,
推动寄递服务全程跟踪查询,缩短邮件寄递时限,提高服务
质量稳定性,城乡投递频次、全程寄递时限等主要指标保持
全国领先。重视邮票发行,推进军民融合。进一步提高党报
- 16
党刊投递服务水平,切实做好义务兵平常信函寄递等特殊服
务业务。
9.丰富寄递服务新业态。深层次参与产业分工,加快服
务创新,拓展服务领域,满足差异化、个性化、定制化服务
需求。扩大中高端和新型寄递服务供给,大力发展仓配一体
化、同城即时配、大件快递、冷链快递、无人配送等服务。
拓展寄递产业链,鼓励更多市场主体提供技术解决方案、地
址服务、数据服务、供应链金融、供应链安全、劳务外包、
减排测算与认证等寄递相关服务。推动“寄递+”发展,加强金
融保险、教育科研、医疗养老、商务会展、文化旅游、体育
休闲等产业的协同。鼓励模式创新,探索即时递、夜间递、
共同递、门店递、微仓递等新业务模式,更好支撑体验经济、
直播经济、社区经济、夜间经济等便民利商新业态。
(三)推动行业转型升级,实现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跃升。
坚持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拓展产业链、做深
供应链、提升价值链,完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,提高行业发
展的质量和效益,构建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现代化的邮政业。
10.推进产业协同发展。推动邮政业与制造业、现代农业
深度融合发展,提升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水平。
加快推进“快递进厂”。开展学术交流、项目对接、成果
展示、协会互动,建设示范项目,引领两业企业转变发展理
念和发展方式。推动在制造业园区中建设“园中园”,依托生
- 17
产要素集聚优势,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。鼓励有条件的寄
递企业嵌入采购、生产、仓储、销售和售后等环节,提升端
到端一体化智慧供应链能力,形成互利共赢、长期稳定的战
略合作关系。
全面推进“快递进村”。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农村快递服务
网络建设,加深交邮合作、快快合作、快商合作,推动快递
服务全面下沉到村。开展邮政兴农行动,推广“寄递+电商+农
特产品+农户”模式,培育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典型项目,打造
农产品进城直通车。支持寄递企业参与优势农产品特色区建
设,设立农产品预处理中心和仓储服务设施,打造邮政业+现
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。
提速深耕“快商协同”。推动快递物流园区与电子商务园
区融合发展,培育建设具备仓配一体、快递集散、电商孵化、
展示体验等功能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园。引导邮政快递企业
参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优化设计,加强大数据分析运用,
整合共享上下游资源,促进商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等
无缝衔接和高效流动。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依托网络资源优势,
支撑服务电商新业态。
11.推进产业补链扩链。深层次参与产业分工,加快服务
创新,拓展服务领域,推动行业企业加快向综合性快递物流
服务供应商转型。加快仓储服务能力建设,整合提升跨区域
调拨转运能力,发展收货、仓储、拣选、包装、分拣、配送
等一体化仓储配送服务。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,聚焦智能制
- 18
造、及时制造、柔性制造需求,提升供应商管理库存、原材
料循环取货、产线准时物流、共享仓配中心等专业入厂物流
全环节服务能力。发展冷链快递,加快农产品产地“最先一公
里”预冷、保鲜等和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低温加工配送设施建设,
加快区块链、射频识别、冷链空调、冷藏车辆、温湿度传感
器等技术装备应用,加速构建全流程、可追溯、高时效的冷
链寄递物流网络。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参与苏州等国家骨干冷
链物流基地建设。
12.加快发展“智能+”。加快推进“互联网+”向“智能+”升
级,充分利用 5G、大数据、AI 等新兴技术,推动行业智能
化向全方位发展,重点推动以下领域:一是“智能+客户服务”,
丰富完善智能下单、智能跟踪查询、电子支付等服务功能,
推动智能客服在业务咨询、客户分流、自助下单、查询投诉
等场景的应用。采用人脸、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,提升智能
服务终端的安全性能。二是“智能+生产组织”,以“苏宁云
仓”“京东亚洲一号”“菜鸟未来园区”等为示范,加快基于计算
机视觉的智能分拣系统、工业机器人应用,提升自动化作业
水平。加强车载感知、自动驾驶、车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
集成创新,推动无人驾驶在运输环节应用。在宿迁市打造无
人机投递示范区,推进常熟城市级无人车配送示范项目建设。
三是“智能+安全防控”,研发推广具备“无人值守、快速检测、
智能识别、自动判图、自动报警、自动筛选、自动贴标”等功
能于一体的智能安检系统,提高安全检查效率和准确度。加
- 19
快推广智能安检、智能视频监控、智能语音申投诉系统和通
用寄递地址编码“三智一码”重大科技应用试点工作。四是“智
能+节能环保”,利用人工智能推荐包装方案,依托智能传感
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加强车辆调度管控。着力提高新能源车辆
的安全性能和续航能力,继续在分拨中心、管理中心等场所
推广应用节水、节电和节能等新技术新装备。
(四)落实创新驱动发展,全面塑造行业发展新优势。
坚持创新在我省邮政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把科技
兴业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。聚焦 5G、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和
核心技术,以加强技术研发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、提升行业
生产效率为目标,构建创新主体、创新环境、创新资源相互
协调、协同促进的创新发展体系。
13.优化科技创新环境。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,支持省
内企业申报国家、行业和地方科技奖励、科技项目,鼓励行
业协会开展科技奖励和表彰等活动,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
活力。提高行业标准化管理水平,加强地方标准供给,支持
有条件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。积极融入地方科技
管理综合体系,协助争取地方专项资金、研发税收优惠、信
息化改造等扶持政策,大力培育创新型主体。充分用好门户
网站、微博、微信等媒体平台,宣传行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、
优秀创新人物和先进典型事迹。
14.加强创新能力建设。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,鼓励
- 20
企业制定激励措施,加快培养和引进冷链快递、物联网、大
数据、人工智能等“高精尖缺”人才。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建设,
支持省内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与邮政快递企业开展产学研合
作。参与建立政产学研企联合的长三角邮政业科技创新战略
联盟,打造长三角邮政业科技交流合作平台。支持企业申报
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
研发中心,鼓励建设联合实验室。
15.鼓励包容创新创业。加强政策引导,充分调动社会各
方面积极性,促进快递行业的技术创新、业态创新、模式创
新和管理创新。鼓励相关市场主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,通过
互联网平台、智能末端服务设施等,优化资源配置,创新生
产模式,丰富产品供给,弥补末端服务不足,进一步提高快
递服务质效。推动行业与农业、制造业、服务业的细分产业
深度融合,催生寄递服务新业态。积极稳妥推动互联网递送
平台、独立收投平台等新模式发展。对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
监管,针对不同类型的新业态制定不同的监管措施,强化落
实平台型企业经营主体责任。健全新业态服务纠纷投诉和解
决机制,畅通消费者申投诉渠道,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(五)践行生态文明思想,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。
持续推进绿色邮政建设,聚焦邮政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和
节能减排,加强法规标准引领,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,注
重部门协调、产业联动和社会共建,强化政策和科技支撑,
- 21
协同推进邮政业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,实现低碳循环发展。
16.健全绿色发展机制。完善邮政业绿色发展地方法规制
度、标准和政策体系。综合运用信息报告和通报、评估、信
用评价、执法和督察等措施,健全行业生态环保常态化监管
机制。稳步推进寄递企业内部生态环保规范化和体系化管理,
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。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,健全邮件快
件包装绿色协同治理机制。积极推动行业环境污染治理地方
属地责任落实,推动将行业绿色发展与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有
机衔接。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,引导重点企业参与国家绿
色供应链、绿色物流园区建设,协同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
共同聚焦行业绿色发展关键问题,开展科研攻关,加快新产
品、新模式、新工艺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。加强行业生态环
保宣传引导,营造“绿色快递、人人有为”的良好氛围。
17.强化邮件快件包装治理。围绕包装绿色化、标准化、
减量化和可循环,推进包装绿色采购,稳步提升经过快递包
装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使用比例。引导用户使用合格包装产
品,基本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。持续开展包装规范化
建设,督促寄递企业严格落实快递封装操作要求,文明规范
作业,减少随意包装,避免过度包装。推进包装循环应用,
丰富回收方式和渠道,协同推动可循环包装应用的上下游循
环链接。规范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,基本实现邮政、快递
网点全部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,提升包装循环利用
水平。加快实施行业塑料污染治理三年实施方案,为行业落
- 22
实国家塑料污染治理探索替代和解决方案。
18.建设绿色运营体系。推动寄递运输环节绿色发展,推
广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,加快淘汰高能耗、高排放装
备。推进甩挂运输和多式联运等运输组织方式。引导优化寄
递网络运输结构,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运输方式,提升铁路
运输比重,探索发展水路运输。引导企业合理布局服务网络,
提升集约化水平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优化路由,减少
车辆空载和在途时间,降低运输成本和碳排放量。推进基础
设施节能建设,注重土地、能源、水的节约利用,应用环保
节能设备、技术和工艺,推动建设绿色快递产业示范园,建
设一批绿色分拨中心、绿色网点。加大智能分拣设备、智能
投递设施等推广应用,提升智能化和信息化作业能力,降低
能耗水平。
(六)统筹发展与安全,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邮政。
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,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
价的红线,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,筑牢寄递安全屏障,
防范和化解行业改革发展中各类风险隐患,全面提升本质安
全水平。
19.夯实寄递安全基础。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
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,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
人第一责任,落实一岗双责。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
度,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。强化寄递安全防控
- 23
体系建设,全面落实寄递安全三项制度,不断提高寄递物品
防范和查堵能力。强化寄递渠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,
推动属地监管、联动监管和网格化监管。加大重点领域安全
监管和执法力度,严厉打击违反寄递安全“三项制度”等违法
行为。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。强化邮政业应急管理体
系建设,推动将行业应急管理纳入地方综合应急管理救援体
系。配合做好反恐、防爆、禁毒、扫黄打非工作。
20.构筑智能监管体系。启动“江苏省邮政业安全监管云
平台”二期工程,建设智慧监管指挥调度中心,构建可视化监
管和应急指挥系统。推动智能监管系统向执法一线延伸,加
快邮政行政执法管理系统、安易递、苏易递等移动监管终端
应用。推广智能视频监控系统,推动智能安检设备研发与应
用。推动智能化装备开发应用,提高安全防范能力,打造“智
慧小哥”。加强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,提升数据安全预警和
溯源能力。
21.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。加强风险研判、预警、监测和管
控,综合运用法律、行政、经济、技术手段,着力化解可能
影响政治安全、国家安全、公共安全、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。
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制度和监督机制,强化隐患排查治理
监督执法,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。积极应对、妥善处置
行业各类突发事件,防范风险升级。做好企业生产运营、市
场秩序及从业人员、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矛盾摸排工作,
注重综合施策、部门联动,建立多元化解机制。
- 24
22.(略)
(七)提升行业治理能力,实现更高效能的行业治理。
全面推进法治邮政建设,加快构建与现代邮政业发展相
适应的新型监管体制,智慧监管、协同监管、精准监管能力
建设走在全国前列,持续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
化。
23.构建新型治理体系。加快推动邮政领域财政事权和支
出责任划分改革,落实地方在安全监管、生态环保、末端建
设、履职能力等方面的责任。继续推动行业监管向县(区)
延伸,完善县级机构配套事业单位和邮政业安全中心的运行
机制,不断强化支撑作用。落实“放管服”工作要求,推进政
务服务标准化建设,巩固不见面审批改革成果。构建以“双随
机、一公开”监管为主体、以信用监管为基础,重点监管为补
充的新型监管机制。加强部门协同监管,完善部门间协同治
理机制,加强政策协同、联合监管和联动执法。充分发挥快
递行业协会作用,提升行业自律能力。加强社会监督员队伍
建设,强化公众监督能力。完善消费者申诉处理机制,加大
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。适应城市治理新要求,推动快递
末端规范经营。
24.提升依法治理能力。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
一责任人制度,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,提高
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动发展、化解矛盾、
- 25
维护稳定、应对风险的能力。推动行业地方性立法工作,加
快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。落实规范性文
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制度,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发程序。
加强公平竞争审查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,严格规
范公正文明执法,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。加强公职律师和法
律顾问队伍建设,发挥在法治邮政建设中的作用。落实“谁执
法、谁普法”责任制,开展行业“八五”普法工作。全面加强执
法监督,纠正违法、不当和不作为行为,确保法律法规正确
实施。加快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江苏邮政业政策体系
和监管制度体系,开展政策实施评估。
25.加强数字化治理。增强数据协同能力,以数据共享驱
动多方共治,促进部门通、网络通、业务通、平台通、政企
通,提升决策质量和效率。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依托“一
体化”政务服务平台,面向企业和公众提供“一网通办”服务。
推进“互联网+监管”,依托“绿盾”工程实现对全省重点分拨中
心视频监控和重点企业流量流向监测,增强寄递服务信息溯
源追踪能力。联通行业内外各类监管信息平台,建立多维数
据共建共享机制。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,形成跨部门、多层
次的市场主体数据汇总整合机制。
(八)探索建设现代化邮政,建成邮政强国示范区。
按照全面建成人民满意、保障有力、世界前列邮政强国
的目标要求,打造一批样板,完善标准体系,提升行业文化
- 26
影响力,探索建设现代化邮政,建成邮政强国示范区。
26.打造一批样板。聚焦平安邮政、绿色邮政、创新发展、
乡村振兴、畅通循环、高效治理等六个方面,着力打造科技
兴安、绿色包装、数智发展、农村网络、融合发展、支撑体
系六个样板。
打造科技兴安样板。以“零死亡”为愿景,实施科技兴安
工程,推动由“人防”向“物防”“技防”转变,提升邮政业本质
安全水平。到 2025 年,全省邮政业科技兴安工作机制逐步完
善,邮政业安全技术装备实现规模化应用,安全生产事故总
数明显下降。
打造绿色包装样板。到 2022 年,全省邮政快递网点先行
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、一次性塑料编织袋,降低
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。到 2025 年底,全省范围的邮政
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。积极推广“共享快递
盒”,提高使用率和回收率,推动新产品新模式的规模化应用。
打造数智发展样板。加快邮政业向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,
打造一流设施、一流技术、一流管理、一流服务。到 2025 年,
创新能力和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,智慧邮政建设取得初步
成果,无人机、无人车在行业应用范围逐步扩大,小型智能
分拣设备逐步普及。
打造农村现代寄递网络样板。继续巩固村村通快递发展
成果,全面推进全省主要品牌快递服务建制村通达率达到
100%。充分发挥既有共配平台和交邮合作优势,打造高效便
- 27
捷、成本可控的农村服务网络,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
平。
打造邮政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样板。充分发挥
江苏制造业大省优势,聚焦高端纺织、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
器械、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领域,促进交流合作、鼓励互联
应用、推动标准对接、探索园区融合、实施海外协同、发展
装备制造,加快形成示范,建设全国样板。
打造邮政管理支撑体系运行样板。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
积极性,进一步完善县级邮政管理体系,提升县级机构运行
效能,推动全省县域邮政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,提升行业
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。
27.推进标准体系建设。进一步完善江苏地方邮政业标准
体系,聚焦设施设备、末端服务、绿色包装、作业规范、安
全规范、信息互通、高新技术等领域,加快地方性标准的制
订,增强标准供给。鼓励重点快递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和标
准化试点工作。做好行业间标准衔接,健全标准实施评估机
制。充分发挥标准化对邮政业的规范、促进和支撑作用,强
化标准宣贯,以标准化推动邮政业现代化。
28.提升行业文化影响力。大力弘扬“小蜜蜂”精神,树立
行业先进典型,引导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,展示行业良好
风貌,凝练传播行业正能量。关心爱护基层员工和“快递小哥”,
推动企业规范用工制度,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。推动快递
业党建工作由“有形覆盖”向“有效覆盖”转变,增强党组织政
- 28
治功能和组织力。坚持和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,深入推
进党的群团工作。强化行风建设,深入践行“诚信、服务、规
范、共享”邮政业核心价值理念,积极创建省文明行业,不断
提升行业文化影响力。
- 29
四、重大工程
(一)基础设施工程
重大枢纽工程类:加大枢纽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 41 个重
大项目建设,总投资超过 400 亿元。
在全省续建及改扩建 11 个邮件处理中心,新建 3 个自
动化快件分拨中心,对 4 个快件分拨中心进行自动化改造,
实施 4 个枢纽信息化改造项目。在南京新建 1 个华东区域枢
纽、1 个现代化智能物流技术示范基地、1 个无人化物流基地
和数据中心、1 个生鲜供应链仓储和配送中心、续建 1 个华
东枢纽二期、三期工程、1 个电商快递产业园二期工程;在
苏州建设 1 个长三角智慧物流园、1 个环沪电商产业园、1 个
商业总部和长三角电商快递产业园、1 个智慧电商物流产业
园;在南通建设航空货运枢纽、1 个电商快递产业园、1 个区
域运营中心,1 个自动化快件分拨中心;在徐州建设 1 个快
递电商总部基地、1 个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;在扬州建
设 1 个总部基地。
末端网络类:推动在城市末端和农村末端加大公共服务
站建设力度,建成智能快件箱(信报箱)8 万组,快递公共
服务站总数超过 2.4 万个。建设常熟无人车示范基地和宿迁
无人机示范基地。
(二)快递进村工程
引导快递企业因地制宜、分级分类将快递服务网络延伸
- 30
至村,建设或改造集客货运与邮政快递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
农村物流服务站不少于 100 个,建设农村快递服务站 1.5 万
个,乡镇到建制村的末端共配寄递物流机制基本形成,主要
品牌快递服务建制村直投全覆盖。对城市近郊或较为集中的
农村居民居住点,通过进村设点或建设公共服务站发展集约
揽投。对于农业特色产业聚集区,发展揽收、包装、承运等
一体化服务。对于偏远和居民分散居住的农村地区,探索发
展无人机配送,建设无人机起落点和包裹取放处。深度融入
现代农业体系和乡村产业发展,培育 1 个年超 1 亿件、6 个
年超千万件、15 个年超百万件的“寄递+特色农产品”典型项
目。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建设大型冷链仓库、产地预冷仓、社
区级冷库等设施,构建全程冷链快递物流体系。
(三)快递进厂工程
拓展快递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领域,聚焦江苏十三个先进
制造业集群,打造 2 个两业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,10 个两业
深度融合发展示范项目,完善 1 条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。大
力发展线边物流、逆向物流、准时物流等嵌入式驻厂服务,
推动快递企业入驻高新技术园区、经济开发区、工业园区、
专业制造园区,配套建设公共仓储和寄递服务设施。聚焦高
端纺织、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、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领
域,加强产业园区共建,形成集聚效应,促进产业整体升级。
引导寄递企业完善大客户维护和服务机制,以“项目制管理”
- 31
方式与先进制造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。支持先
进制造企业依托快递物流企业的网络开展综合集成制造和
供应链化的仓储、运输、分销及配送,提高生产组织化水平。
(四)快递出海工程
加快完善跨境寄递服务体系,鼓励邮政快递企业整合境
内外收寄、投递、国际运输、通关、境外预检视、境外预分
拣、海外仓等资源,发展国际寄递业务。优化跨境寄递服务
网络,支持邮政航空南京集散中心扩能升级,建设辐射全球
的国际航空网,打造具备超强的全业务国际寄递、仓配、通
关能力的枢纽场站,实现空陆互转快速处理。拓展无锡面向
欧美、东南亚等国家航空网络覆盖面,拓展盐城面向日韩的
国际航线,支持苏州、南通依托自身优势,融入上海全球性
邮政快递枢纽建设。探索发展龙潭、太仓、盐城、连云港面
向日韩、欧美等国家的海运通道。推动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,
高水平建设南京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,加快无锡、徐州国
际邮件互换局建设,继续推动连云港国际邮件互换局审批建
设。鼓励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所在地城市建设国际快
件监管中心。推动中欧班列运邮件快件,整合全省中欧班列
沿途邮件快件,在南京、苏州、徐州、连云港等地开展跨境
寄递铁路运输试点。
(五)绿色包装工程
全面推进行业塑料污染治理,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
- 32
包装袋、一次性塑料编织袋,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占
比持续降低,普通塑料包装废弃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。推动
快递绿色包装、循环包装科技研发、技术创新,培育 1-2 个
快递包装检测中心。培育 1-2 个快递绿色包装研发生产基地,
加大快递包装绿色产品供给。推进快递包装循环应用体系建
设,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环卫部门、回收企业以及第三方机
构等开展多方合作,推动在大型社区、商圈、高校等快递集
中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回收设施,推动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站
点和快递营业网点设置快递包装、可循环快递箱(盒)回收
设施。
(六)智慧监管工程
建设江苏省邮政业安全监管与服务云平台(二期)项目,
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提升数据
监测、综合研判和协同监管能力,实现“动态可跟踪、隐患可
发现、事件可预警、风险可管控、责任可追溯”目标。建设邮
政业大数据中心,充分利用数据挖掘、处理和可视化等关键
技术,有效支撑重大决策、运行研判、诚信管理、风险预警、
应急处置、行政执法等管理活动。联合公安等部门共同开发
建设数据共享平台,实现跨行业数据资源归集互动。加强与
邮政业寄递渠道安全监管“绿盾”工程以及南京、无锡、苏州
等市级监管平台数据资源和系统功能整合衔接,提高系统建
设效率和应用水平。
- 33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坚持党的领导
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推
动完善上下贯通、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,推进“三个表率”模
范机关建设,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。落实全面从严
治党主体责任、监督责任,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把方向、
管大局、保落实的作用,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工作
的全过程、各领域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推动企业党组织
发展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
(二)加强规划实施
突出邮政业发展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,加强与国民经济
和社会发展规划衔接,强化与发展改革、交通运输、商务、
海关等部门的协调配合。加强规划宣传贯彻,统一思想、凝
聚共识,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推动规划落实。建立健
全规划实施、监督、考核机制,将重大项目工程、重大政策、
重大改革举措纳入年度工作任务压茬推进,积极参与地方目
标考核,将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,抓好
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,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。各
市邮政管理局要重点加强邮政末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,推动
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合理安排邮政快递基础设施,统筹推
动快递末端网点、智能快件箱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建设。
- 34
(三)优化政策措施
加大政策推进落实力度,积极争取土地、财税、科技、
投融资、车辆通行等方面政策支持,构建与行业高质量发展
相适应的政策体系。争取地方政府加强对安全监管支撑机构
人员、编制、经费保障,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设备升级改造
支持力度。落实绿色发展结构性减税和鼓励节能减排、资源
循环利用、绿色消费、绿色采购、绿色仓储、绿色配送等优
惠政策,推动对绿色包装材料使用和包装分类回收利用项目
予以补贴。
(四)强化人才保障
坚持党管干部,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,打造忠诚干净
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。推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,补齐快递
队伍短板,实施“快递队伍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”,大力开
展快递从业人员技能提升行动,全面实施快递从业人员职业
技能等级认定,壮大快递工程专业中高级工程师队伍。支持
江苏省邮政行业职业教育集团、行业人才培养基地、快递专
业示范点发挥作用,推进校企合作,培养适应行业高质量发
展的各类人才。鼓励企业加强从业人员职业规划引导,促进
从业人员职业生涯多元化发展。
- 35
|